“项目载体、任务驱动、行动导向、结果评价”|“理实一体”的信息技术与信息素养教育教学赋能数字化时代专业人才培养
发布于: 2022-11-18 10:06 编辑:


为了进一步优化大学计算机基础与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信息与工程学院于20221116日下午1500在实验楼301会议室开展了大学计算机基础暨高职信息技术教育教学改革研讨会。西安工商学院校长叶曲炜、科研与发展规划处处长范忠、教务处处长刘洪鹏、教学质量保障中心主任邸副主任辛大欣、信息与工程学院执行院长张教学副院长王飞商学院教学副院长李亚荣、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学副院长张飏、设计与创意学院教学副院长唐红春、各学院专业负责人、计算机各专业教研室以及承担计算机通识课程的任课教师等参加了本次研讨会会议由信息与工程学院教学副院长王飞主持。


首先由信息素养与数字化教育教研室主任高峰老师对本科大学计算机基础和高职信息技术教育教学改革现阶段的进展和做法进行汇报。高老师详细介绍了这两门课程教学改革的前期工作、课程体系建设思路、课程教学内容和方法、亮点特色、改革成效以及工作设想与保障体系等内容。充分展现了这两门课程是以信息意识、计算机思维、数字化创新与发展、信息社会责任等方面素质与能力的培养为目标,构建宽专结合、面向应用、服务专业的通识类课程体系以及按照必修+选修、专题+实训、通识+专业分类分层组织教学的改革方案,分享了“理实一体”教学实践做法和取得的成果


在研讨环节,校长叶曲炜首先肯定了高峰老师在大学计算机基础与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改革做出的成绩,建议建立新型的以学为主的教学模式,提倡学生主动构建知识,学生自主个性化学习,课堂以学生研讨为主,立足于学生的未来发展,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主。按照课程特点和课程教学目标,采取“项目载体、任务驱动、行动导向、结果评价”的模式开展教育教学,注重“教与赛”结合、“教与证”结合,及时展示教学成果,形成示范效应。同时希望老师们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重视学生的基本技能和基本素养培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激发学生内生动力,坚定信念、诚信守正和养成良好职业道德。

信息与工程学院执行院长张琳从学生今后从事工作岗位出发,结合信息技术与信息素养课程A+B+C”三大模块对各个学院相关专业进行个性化分析,不同的专业对于信息处理的能力要求不同,信息素养与数字化教育教研室应该主动与各专业负责人交流探讨,了解各专业学生对信息技术和信息的个性化需求,优化课程结构。

辛大欣副主任对高峰老师汇报的整体思路、内容设计以及过程性考核方面表示赞同,建议对教学内容进行细化,可以分模块进行,提供多样化、模块化课程清单,供各专业选择,从而可以将个性化培养落到实处,同时也达到了赋能专业教育的目的。

质量保障中心主任邸岚建议课程团队积极申报教学改革项目,将项目改革持续进行下去,不断积累为后期建设一流课程奠定基础。

承担计算机通识课程的任课教师结合各自上课情况展开了热烈讨论,将研讨会推向了高潮。老师们普遍认为要推进以学为主的课堂教学革命,教师和学生都应该转变观念,改变教学形态,提升信息素养,引导学生主动构建知识,通过项目式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潜能,促进学生个性化学习,突出提升能力为导向,注重学生的未来发展。

最后,教学副院长王飞对本次研讨会进行了总结,要求信息素养与数字化教研室按照研讨会的建议和意见,进一步完善大学计算机基础暨高职信息技术课程教育教学改革方案,主动调研,关注各专业个性化需求,并将教育教学与技术技能认证、学科竞赛有机融合起来,积极开展教学改革立项,及时总结形成系列教学成果。并对参加今天的研讨会的各位领导和老师表示感谢,希望继续关心支持信息与工程学院的教育教学改革。


通过研讨交流,全体任课教师提高了对信息技术与信息素养课程教学目标的认识,对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困惑形成了明确的措施和办法,对如何构建信息技术与信息素养课程体系以及更具科学性教学目标达成了共识,对进一步完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育教学改革方案和提高课程教学质量指明了方向,更好地赋能数字化时代专业人才培养。

图文:信息与工程学院 王瑶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5/07/03 13:1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