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教育部等五部门颁发的《普通高等教育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改革方案》的通知,推进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逐步推动国产自主软件技术和软件工具进课堂,进一步推进产教深度融合、创新产教融合模式,中国软件行业协会、信息技术新工科产学联盟开展2024年“国产软件进课堂”活动。我校信息工程学院的刘彩红、郭薇两位老师主持的课程团队积极参与,并于12月15日获批“国产软件进课堂”仓颉语言程序设计方向的教学改革项目。
国家高度重视软件技术的创新与发展,将其视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编程语言不仅是计算机科学教育的核心,更是国家科技竞争力的重要体现。随着全球技术格局的变化,掌握根技术已成为教育和产业发展的关键。仓颉编程语言的推出,标志着我国在编程语言领域的自主创新,是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一步。
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摇篮,也面临着深化教学改革、提升教育质量的迫切任务,为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为软件技术发展和高校教学改革贡献自己的力量,在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西安工商学院信息工程学院一直以来都高度重视教学改革与创新工作,始终秉持“以学生为中心,以行业需求为导向”的教育理念,致力于打造具有前瞻性和实用性的教学模式。
项目申报之初,学院安排多位教师参加了,信息技术新工科产学研联盟联合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于11月17日在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举办的“仓颉编程语言师资培训”会。参会教师就仓颉编程语言的发展、核心特性、资源、生态愿景以及仓颉编程语言融入高校课程的实施方法等方面做了深入的了解和学习。
项目申报过程中,学院领导与团队教师围绕课程团队的构建策略、课程融合的具体实施路线以及课程预期达成目标等关键方面,展开了全面深入的探讨,并给予了细致入微且极具建设性的指导,有力地推动了申报工作的顺利开展。
接下来,课程团队教师将积极准备并展开教改项目建设,致力于让学生切实掌握仓颉语言程序设计能力,为我国编程语言的自主创新发展贡献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