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与计算机教研室教师参加2025届毕业生毕业论文推进会
发布于: 2025-05-20 16:08 编辑:

  为进一步落实教育部关于高校毕业生毕业论文质量与就业工作的相关要求,确保2025届毕业生高质量完成学业并顺利走向社会,人工智能与计算机教研室于2025年5月19日参加“2025届毕业生毕业论文推进会”。

  针对上周开展的毕业生答辩情况,王飞院长针对答辩情况以及结果深度剖析,未通过学生的主要问题集中在以下方面:

  研究深度不足:部分论文对研究问题的分析浮于表面,缺乏深入的理论探讨与实证研究,创新性明显不足。​

  数据可靠性存疑:数据来源未详细说明,数据处理方法不科学,导致研究结论缺乏说服力。​

  答辩表现欠佳:部分学生对论文内容不熟悉,答辩时逻辑混乱,无法准确回答教师提出的关键问题。

  然后王院长围绕学生答辩表现全面总结,认为大部分学生能够认真准备答辩,在陈述环节思路清晰,能够准确阐述论文的研究背景、目的、方法与主要结论,部分学生还能结合 软件 进行生动展示,有效提升了答辩效果。在答辩过程中,许多学生展现出了良好的专业素养,对教师提出的一般性问题能够做出较为准确的回答,体现出一定的学术研究能力。也分析了答辩中存在问题与不足,总结如下:​

  论文质量参差不齐:部分论文存在结构不合理、内容空洞、抄袭等严重问题。一些论文的章节之间缺乏逻辑连贯性,甚至出现前后矛盾的情况;部分学生直接抄袭他人研究成果,经查重检测,重复率超过学校规定标准。​

  专业知识掌握不扎实:少数学生在答辩时对专业核心概念理解模糊,无法准确回答教师提出的与专业知识相关的问题,暴露出专业知识学习的不足。​

  答辩技巧欠缺:部分学生因过度紧张,在答辩时语言表达不流畅,语速过快或过慢,影响信息传递;还有些学生不能抓住问题的关键,回答内容冗长且偏离主题。

  王院长围绕“强化论文质量意识,严守学术规范底线”的主题发表讲话。他指出,毕业论文是衡量学生综合素质和学院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也是学生学术能力的集中体现。针对当前部分学生存在的格式不规范、逻辑松散、创新性不足等问题强调,论文格式是学术严谨性的直接体现。学院已制定《2025届毕业论文格式标准》模板,要求全体导师从选题报告、文献综述、研究方法到参考文献等环节对学生进行全流程指导。

  结构规范:明确要求论文需包含摘要、关键词、目录、正文、参考文献及致谢等部分,章节标题层级不得超过三级。

  引用标准:严格执行国内外通用引用格式,严禁抄袭、剽窃行为,引用他人成果需标注明确来源。

  查重管控:学院将采用“维普查重系统”对论文进行检测,要求重复率不高于30%。

  最后王院长对后续工作安排进行部署,未通过答辩学生需认真研读答辩组提出的修改意见,制定详细的修改计划,并于5月27日前完成论文修改工作。修改完成后,方可参加二次答辩。二次答辩时间定于5月27日至31日具体安排另行通知。通过答辩,论文合格的学生可陆续在6月前进行论文归档,学生需提交一式纸质版毕业论文,论文需严格按照学校统一格式装订,包含封面、原创性声明、目录、正文、参考文献、附录等全部内容。纸质版论文提交至学院办公室,由负责老师统一整理存放至学院档案室。

  本次毕业论文推进会全面总结了 2025 届毕业生毕业论文答辩工作,深入剖析了答辩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详细解读了毕业论文格式规范要求,并对后续工作进行了周密安排。会议强调,毕业论文是本科教学的重要环节,是检验学生专业学习成果的关键指标,全体师生务必高度重视。​

  对于学生而言,要以此次推进会为契机,认真对待论文修改工作,严格按照格式规范要求完善论文,确保论文质量;同时,要树立诚信意识,坚决杜绝抄袭等学术不端行为。对于指导教师而言,要切实履行指导职责,加强对学生的指导与监督,严把论文质量关,为培养高素质专业人才贡献力量。

  希望全体师生共同努力,严格按照时间节点与要求完成毕业论文相关工作,确保 2025 届毕业生毕业论文工作圆满收官,为毕业生顺利毕业、踏上新的人生征程奠定坚实基础。​

   拟稿:李雨欣

审核:魏少华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5/07/03 13:1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