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工商学院教师参训国培项目 —深耕“金课”建设赋能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
发布于: 2025-09-18 11:22 编辑:

  近日,陕西省 2025 年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国培项目课程建设专题研修班圆满落幕。西安工商学院信息工程学院专职教师张梓秦全程参与此次为期 10 天(9 月 7 日至 9 月 16 日)的研修培训,通过系统学习与实践观摩,深度把握数智时代职业教育课程建设的前沿理念与实践路径,为学院计算机相关专业的 “金课” 建设注入新动能。

  本次研修班以西北工业大学为主要实施载体,汇聚了陕西科技大学、陕西师范大学、陕西省教育科学研究院、上海交通大学等省内外高校及科研机构的知名专家学者,采用 “专家授课 + 考察观摩 + 实操磨课” 的多元化培训模式,围绕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教学创新、课程建设、产教融合等核心议题展开深度研讨,为参训教师搭建了高质量的学习交流平台。

  在专家授课环节,多位学者的精彩分享为参训教师构建起系统的理论体系。西北工业大学刘正安教授围绕 “数智时代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 主题,结合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深入剖析了数智化转型对职业教育理念、教学模式及评价体系的全方位重塑,强调职业教育需转向综合素养培养导向,强化数据驱动的个性化教学。教育部相关政策解读专家郭为教授则明确了 “金课” 建设的核心标准,提出 “高阶性、创新性、挑战度” 三大维度,为课程建设提供了清晰的评价框架与实践路径。

  针对教学创新与课程建设实践,陕西师范大学何聚厚教授提出 “技术 — 教学 — 内容” 三维融合模型,揭示了数智化赋能课堂变革的内在逻辑;郭凌华教授聚焦模块化课程体系建构,阐述了适配职业岗位需求的课程设计思路;张娟教授则从数字工具掌握、资源开发、教学设计到评价实施,构建了教师数字素养提升的完整路径。此外,汪芳副教授分享的国家级一流课程建设经验、王曙燕教授的 MOOC/SPOC 混合式教学改革实践,以及李青副教授、王晓芳教授关于 AI 技术在教育全链路应用的探索,均为课程建设提供了可借鉴的实践方案。在专项能力提升模块,曹昳副编审、贺苗副教授等专家还分别就数字教材编写、课程思政融入、备课磨课技巧及产教融合模式等内容展开细致指导。

  考察观摩环节中,参训人员走进西北工业大学校史馆、军工素质教育实践中心、成果转化大厅及飞行器基础布局全国重点实验室,实地感知 “立德树人” 与 “大国工匠” 精神的融合培养路径,深入了解 “科研 — 教学 — 产业” 的联动机制。校史馆的科研报国史料为课程思政提供了鲜活素材,实践中心的 “理论 - 实践 - 创新” 一体化场景明晰了实践育人方向,而成果转化案例与重点实验室资源配置则为职业教育对接行业前沿提供了宝贵参考。

  拟稿人:张梓秦

  审稿人:张琳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5/09/18 11:28:39